0155水利工程2021-06-28 17:38:53
1
建筑灌注樁施工控制要點
1、相鄰兩樁的安全距離應大于4D,或最少時間間隔不應少于36小時。
2、二清后的泥漿比重應小于1.2,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規定:
3、二清清孔結束后,孔內應保持水頭高度,并盡快完成混凝土灌注。
4、混凝土灌注時要始終保重導管埋深2-6m,嚴禁導管拔出混凝土面,擴孔系數宜控制在1.10-1.25,樁身混凝土標高應控制在高于設計的樁頂標高0.5-1.0m,應鑿出的泛漿高度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
2
常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1、鋼筋籠上浮
原因分析:
(a)導管與鋼筋籠之間的間距小,粗骨料的粒徑太大,鋼筋籠搭接焊頭未焊平,導管在提升、下沉來回過程中,法蘭盤掛帶鋼筋籠。(處理:停止灌注,反復上下搖動導管或單向旋轉)
(b)鋼筋籠在安裝吊放過程中,骨架扭曲、箍筋變形、脫焊或且導管傾斜,使得鋼筋籠與導管外壁緊密接觸。(處理:反復搖動導管,上下移動,切斷二者聯系
(c)砼澆筑太快,砼面升至鋼筋籠底時產生向上“浮力”導致鋼筋籠上浮。(處理:控制澆砼速度)
2、導管拔空:
在砼澆筑過程中,導管脫離砼面,泥漿進入導管中,造成斷樁。
原因分析:施工操作人員失誤,導管拆除過多,提升速度太快。
預防措施:嚴格控制導管提升速度,在導管拆除前測量砼面高度,計算導管的拆除節數。
處理方法:當導管拔空時應迅速將導管插入砼中,利用抽水設備將導管內的泥漿抽出繼續灌注。
3、埋管:
在砼澆筑過程中,導管埋在砼中沒有及時拔出,砼硬化后形成廢樁。
原因分析:
(a)砼初凝時間短,灌注時間歇時間過長,導致重新澆筑時下部砼已經初凝,導管未能拔出。
(b)導管被鋼筋籠掛住。
(c)孔壁塌方,大量泥漿將導管埋沒。
處理方法:導管拔不出來,一般作廢樁處理,聯系設計補樁。
水工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防治裂縫總是出現在水利工程的主體結構中,造成裂縫的原因多種多樣,與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還有就是所采用的材料質量有一定關系,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阻礙了水利工程功能的發揮。水利
聚氨酯導管的柔性發泡法 聚氨酯保溫管是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管道保溫材料,根據不同的環境需要,已經有多種類型,并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聚氨酯復合板由于其防火防潮性能好,也常用于
鋼筋工程冬期施工五大要點,缺一不可近日,天氣驟冷,冷風襲來,對于工程建設來說,如何應對冬期施工成為一個大問題,尤其是鋼筋工程,會因其冷脆性增大造成鋼筋斷裂等問題。因此為避免造成工期延誤等影響,應注意
現澆空心樓板施工要點現澆空心樓板是通過在板內形成永久性孔芯來獲得較大空心率,從而減輕結構自重的結構體系,其可代替傳統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體系。下面整理了有關現澆空心樓板的注意要點,希望為您提供幫
建筑工程上經常遇到的問題都幫你歸類總結了 一、連梁和框架梁的區別是什么?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墻相連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體條文詳見“高規”第7.1.8條);框架梁是指兩端與框
鉆孔灌注樁導管水密性試壓步驟 鉆孔灌注樁導管水密性試壓步驟 一、導管試壓水密試驗采用管內注水充壓的方法進行,嚴禁用壓氣試壓。 二、試壓步驟 1.檢查每節導管有無明顯孔洞,檢查每節導管的密封圈情況。。
土建工程鋼筋、混泥土、磚、等方量估算常數1、一般的框架結構中的混凝土用量可以按“建筑面積*0.22”得出,即一個標準層的折算厚度在22cm左右; 2、框架結構的含鋼量暫按每m
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思路的理解 摘要: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最常見的結構。正確掌握現在抗震設計方法還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來,不僅要進行抗震理論計算,更要重視抗震的構造要求,采取適當的抗
圈梁及構造柱設置要求規范 墻長大于5米時,墻頂與梁(板)宜有鋼筋拉接,當頂部拉結施工有困難時,可在砌體填充墻中設置構造柱,間距<=5米;當墻長大于層高2倍時,宜設構造柱;墻高超過4米時,半高或門洞
81條圖紙會審技巧,搞工程的你必須get! 從有圖紙有無錯誤的角度提出改進施工圖意見: 1、檢查女兒墻砼壓頂的坡向是否朝內。 2、檢查磚墻下有梁否 3、結構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標出了配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