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給水排水2021-07-15 10:45:38
本次《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在原規范的基礎上,作了不小的改動,筆者發現在對集水坑的描述上,也有細微的區別,直接上圖。
上下圖分別為舊規范和新規范,很明顯,在新規范的條文里,特意在集水池前加上了生活排水的前綴。關于“生活排水”的定義,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詳細的說明,即生活的廢、污水合稱,也就是人們排放的洗滌和糞便水。對于住宅的地庫來說,地面的排水并不屬于生活排水之列。除此之外,規范里關于集水坑容積的描述還有:
但這里也沒有提到地面排水的具體要求,光說到這,我覺得規范完全放棄了對地面排水的集水坑容積的規定,但往后看,我發現我還是單純了。
這讓我困惑不已,從這個條文來看,似乎只是對生活排水的要求,但下面說到的又是地下室排水的內容,我只能理解為,規范制訂并不嚴謹,存在前后自相矛盾的情況,術語里說生活排水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的總稱,但實際的內容里,生活排水又是包含了設計中除雨水外的各種排水情形,因為第4章的標題就是——“生活排水”(注意,給水章節的名稱只是給水,而排水部分特意說的是生活排水)
我不知道要怎么解釋了...
說了半天,再回到我們最開始討論的問題,那么,地庫地面排水的集水坑,到底是否要按最大潛污泵的5min考慮有效容積呢。
我個人的意見是不用。
對于生活排水,由于其是人們的糞便和洗滌的排水,屬于長期有規律的排水方式,所以潛污泵也會經常進入到工作狀態,這時就有必要控制污水泵的啟停狀態,防止頻繁啟停,以延長潛污泵的壽命,對雨水泵,其工作狀態也基本一致。
而對于車庫來說,地面有積水的情況并不常見,簡單分析可能有三種,一是室外場地雨水漫流到地庫,二是消防排水,三是物業沖洗地面。對于第一二種情況,屬于極端的大流量,潛污泵幾乎處于一直工作的狀態。第三種情況,流量并不大,不會導致泵反復啟動。再退一步說,即便以上出現了讓泵頻繁啟停的情況,也是偶發現象,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并不會對潛污泵的壽命造成實質的影響。
絕大多數情況下,地庫地面集水坑都是處于無水或不啟動的狀態,如果僅是為了偶爾可能發生的情形而放大了集水坑的容積,也確實有些浪費。
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有的是因為要考慮到施工時的排水,有的是因為地處臺風天氣區,有的是因為當地會要求每個防火分區的排水能力都必須滿足消防流量,因此導致地庫的集水坑做法都比較隨意,在全國范圍內也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即便是很多地產花了大力氣來規范做法,但收效甚微。
當然,以上都是本人自己的一些看法,難免有所偏頗或者考慮不周,主要還是這次規范讓我確實有些不知所云,拋出自己的觀點讓大家討論,也歡迎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民用建筑防潮層處理 核心內容:在我國建筑物常以地面的構造層為地基、墊層和面層。根據使用和構造要求可增設相應的構造層(結合層、找平層、防潮層、保溫隔熱層等)。其中防潮層的處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
為什么地下室排水不用集水坑?地下室衛生間污水排放時,人們通常修建一個收集污水的集水坑,將排水單元的污水收集到一起后,然后通過潛污泵提升排放到室外污水泵井。雖然也能夠解決地下室排水問題,但是缺點同樣也
衛生間排水管伸縮節安裝應距地面多高? 衛生間排水管伸縮節安裝應距地面多高?位置沒有要求,但要求4M內必須設置,一般在立管設置,安裝部位一般是安裝在立管的三通下。 室內塑料排水管道安裝施工工藝
地下室哪種方式排水更好?過去,基本用集水坑來解決地下室的排水問題,如今,這種方法被人們所摒棄。畢竟,成本太大,不環保,有異味,容易滋生蚊蟲,需要定期維護,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污水提升器的出現取代了
汲取國外雨水收集的先進經驗,建設符合我國環境狀況的雨水收集系統在中國的許多城市里,每一場暴雨過后,街道水漫金山,交通阻塞,行人艱難行走的場景卻屢見不鮮,令人疑惑的是,原本可以作為資源收集利用的地方,在我國,卻是一片荒蕪的土地?“寶藏”——雨水
自動排水_基礎底板集水坑自動排水讓您更省 工法特點 1、自動排水,無需專人看管,節省人工成本。 2、排水效果顯著,確保后序工序的正常施工,保障工期。 3、施工條件及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墊層、防水層能
雨水收集系統與海綿城市建設相輔相成在家庭層面上廣泛使用雨水收集,并且越來越多地用于大型社區。在某些情況下,雨水是飲用水的重要來源,同時,雨水也可作為一種有用的水源與其他水源結合,從而降低與健康有關的污染物,如砷和氟。制定正式的用水計劃可能并不
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量監測方法 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量監測方法 ⒈ 調查監測 調查監測是指定期采取全面調查的方式,通過現場實地勘測,采用GPS定位儀結合地形圖、數碼相機、測距儀、測高儀、標
淺談地下水過量開采的危害及防治 1地下水超采的危害1.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由于連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圍之內的巖土層地下水釋放,土層被壓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巖土
常見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常見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常見的節水灌溉技術分為工程性節水技術,非工程性節水技術2種類型。工程性節水技術有灌溉輸配水技術和地面灌溉技術,非工程性節水技術有完善的節水灌溉制